登录 | 注册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【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政策】 盘活土地资源 激发脱贫动力——毕节市“村社一体”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纪实
您现在的位置:专题总汇 >> 热点事件专题 >> 农民专业合作社补贴政策 >> 盘活土地资源 激发脱贫动力——毕节市“村社一体”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纪实

盘活土地资源 激发脱贫动力——毕节市“村社一体”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纪实


http://www.1988.TV/ 2018/8/17 9:33:34 阅读数:710

立秋时节,走进威宁自治县新发乡龙滩村的石榴基地,软籽石榴树长势正旺。石榴树下,套种的辣椒已进入采摘期,村民正忙着采摘新鲜辣椒和除草,一派忙碌的景象。

这样的景象,龙滩村人以前想都不敢想。过去,因交通不便,龙滩村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,土地被大片闲置,部分土地零散种植一些低效农作物,产出只够村民维持温饱,整个村庄显得十分闭塞。

龙滩村蜕变的转机发生在2017年10月24日,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之际。

“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,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了,赶快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,一起发家致富。还有,国家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今后的农村越来越有奔头了……”十九大刚闭幕,龙滩村书记李大奎就迫不及待地给父老乡亲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。

龙滩村共222户1182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537人,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。“单打独斗难致富,必须搞产业,抱团发展。”李大奎一直在心里盘算着。

去年年底,由村党支部牵头,成立了龙滩村祥泰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,引进公司经营管理,按“合作社+基地+公司+贫困户”的模式进行发展,将全村2204亩耕地全部统筹起来,协调180万元资金实施2000亩软籽石榴种植,带动全村村民发展;并争取恒大集团支持,协调320万元资金实施200亩白芨种植,直接带动20余名贫困群众在基地务工。龙滩村不断实践,探索出了一条“合作社带动、群众受益”的利益共享、风险共担、持续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。

“为实现以短养长,我们在石榴树下套种辣椒,目前,辣椒已采摘销往毕节、贵阳、重庆等地。预计今年年底村集体经济将达10万元,2000亩石榴丰产后,每年将帮助村集体增收30万元。”李大奎算了这样一笔账,“村民除了能拿到每年每亩土地500元的流转费外,在基地务工,女工每个月工资1800元,男工工资每个月2100元。产生效益后,10%归村集体,20%分红给贫困户,剩下的70%归合作社和公司所有。龙滩村脱贫指日可待!”

近,家住龙滩组的李振元,拿着脱贫申请书填写好后递交给了村支“两委”,他在申请书上写道,“现在,由于产业发展的效益增加,我自愿申请退出贫困户……”

自村里发展石榴产业,李振元就在基地上务工,学到种植技术后,他又在自家10多亩土地上种植了软籽石榴和辣椒。

“一年算下来,也有几万块钱的收入。”李振元说,如今生活变好的不只他一家,依靠石榴产业,龙滩村大部分贫困群众都脱了贫。

近年来,像李振元家这样的脱贫故事,正在毕节各地陆续上演,这得益于我市积极引导支持“村社合一”发展,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,通过村支部组织种养大户、贫困户建立合作社,以“三变”改革为抓手,大力推广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全面落实贫困户在产业链、利益链、价值链中的环节和份额。群众以土地、资金入股经营主体,签订股东协议和分红协议,由专业合作社种植管理。通过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,群众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土地收益+分红资金+务工补助等多份收入,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。

时下,在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的猕猴桃基地里,硕果累累,田间地头,一片绿油油的景色,工人们正穿梭其间除草。

“中秋节前后,其中的350亩猕猴桃完全成熟后就能采摘了。”箐口村村主任张凌介绍。

2017年4月,箐口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贵州聚合同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同时成立新梦想种养业专业合作社等9个合作社,由公司对全村确权资产进行统一规划、统一经营、统一使用,按保底价对村民农产品收购并进行统一销售,所得收益60%作为入股村民的利润分红,30%用于村合作社建设,10%归村集体所有。

“猕猴桃亩产1000公斤,一亩的经济效益在1万元左右。”张凌说,村民可以用土地、房屋、技术、劳动力等资源入股到种植、养殖、劳务等不同类别的合作社,再由公司统领合作社实现专业化、规模化、产业化发展。

“贫困户还可以把产业扶贫资金和‘特惠贷’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分红。”张凌认为,通过资源整合,不仅实现了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”,还优化配置了全村人力资源,做到分工合理,人尽其能。

如今,箐口村每个村民组都组建有合作社,这样的发展模式,真正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,人人有脱贫门路。

龙滩村、箐口村以“村社一体”模式成立合作社,让产业落地生根,助推农户脱贫致富,实现合作共赢,只是我市推行“村社一体·合股联营”改革的生动典型。在其他地方,这种模式的推广同样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。

织金县自强乡山口村,成立村委会合作社,发展枇杷320亩、辣椒300亩,养蜂75箱,养殖肉牛200头,养殖林下土鸡2万羽。合作社通过资金入股和土地入股带动农户206户,其中贫困户41户167人,产业收入360万元,村集体经济积累达32万元。

七星关区林口镇大地村成立大地村鑫鑫便民农机专业合作社,发展千亩花椒基地,并引进毕节市黔丰众力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经营主体,采用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进行发展,带领群众脱贫致富。

金沙县岚头镇三桥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专业合作社打造万亩茶园,带领茶农发展脱贫致富“绿色产业”……

目前,全市已建立“村社一体”合作社1585个,涉及农民69.12万人。其中,贫困村126个,建档立卡贫困户1.37万户4.88万人。涉及18.7万亩土地。带动茶叶、经果林、蔬菜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,产业总收入达20.26亿元。其中,贫困户收入1.04亿元,户均增收7591元,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.999亿元。

免责声明
文章来源:农资招商 编辑:小张